在閱讀文章時,有這麼一個說法,重要的不是這些學者給我們的知識,而是去看/學者們如何去/分析解構/這些知識。

過去閱讀之於我,似乎需要完全破解其中的意思,不然會有種迷惘,一直在其中混沌。於是,在學習藝術這門學門,我就進入這樣的混沌裡。

把看不懂的文章,當看電影一場默劇無聲無旁白,也許一知半解,也許誤解也是另一種美麗的詮釋。

閱讀,本來就是去猜它的意思。找自己理解下最接近原作的意思。這樣的過程,會不會有一種熟悉感?

就像做藝術創作時,藝術家們試著去回應這個世界對他的召喚,但是他們也只能去猜測也許是真相。提出一種說法,去辯證,而非提出絕對的答案。

投射與接收,不是單向的,是互相影響。

傳統的創作觀念,容易忽略觀者,而當代的想法(觀念攝影),觀者是作品的一部份,提出作者已死的羅蘭巴特,或植物圖鑑的中平卓馬/杜塞爾多夫學派貝克夫婦/Walker Evans/Agent,試圖理性且客觀的呈現。而非表現個人情緒。

有點離題了。這篇主要想要分享的是關於知識的建立,不僅僅是資料庫的方式,分類學;而在這些REF.參考文章裡,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如何觀看或分類自己的知識系統。

突然想到這部份,來自觀賞下面這段影片,它介紹關於:地心引力與黑洞。

當我一邊從影片裡得到解惑時,更一邊想起這個概念。原來這些科學家是這樣思考,與解答自己的困惑。原來知識的建立,更應該像是連鎖效應,不是單向的。

當影片裡提到普林斯頓的會議時(更多的提問與質疑會讓結果更趨近真相),我不禁回想,每一次我們試圖在問題裡得到答案時,其實是扼殺了更多的答案!!!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舉動,我現在才弄懂。

然而從小的教育卻教我們要找到正確的答案/標準答案。

在藝術的世界裡,答案不只有一種,接近真相的方式數以萬計;就像影片裡,科學的論證也不僅有一種解答方式。

現在起,懂得運用別人的知識系統來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現在起,是否不再要求藝術行為:給一個標準答案!因為這個答案對每個人而言,不一定相同。而身為觀者的你,也是答案的一部份。

 

 

Thanks for our lab.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