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總是不斷地與自己對話,開啟一段找尋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愈是與攝影交朋友,去了解從1839發展的攝影至今的改變,試著找到自己的定位。

近來國內湧出大量女性攝影師,媒體開始炒話題,一度讓人對於性別不同的關注高於她們的作品與能力。

聽過這樣說法:那些網路捧紅了女攝,卻讓她們不知道世界有多廣。身為女攝的我覺得心好酸啊。其實性別不應該是重點啊,只是在攝影史上器材的進化輕量化讓女性攝影師可以輕鬆擁有順手的相機,造就一批批女性觀點的作品問世。

日本評論家飯澤最近推出的這本書,雖然針對日本女性攝影家描述,卻也適合台灣的我們閱讀。對於女性如何在攝影圈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更甚至於女性如何走出自己的攝影脈絡,在這本書裡提到幾位知名女攝影家,都是令人欽佩與讚賞的。閱讀內容後,會覺得胸口熱熱的,未來充滿希望!


書中提及的幾位女性攝影師。

 

飯澤喻:宛如閱讀川上弘美小說,如同水的流動般,帶領我們進入介於日常與幻影的靜謐。

 

飯澤提到:蜷川母親手工拼布作品即是蜷川色彩,宛如光暉般的原色世界。有別於早期作品,攝影集Noir是極力抑制蜷川色彩,採用不吉祥的黑色為主,特異古怪大於可愛,散發出腐臭的氣息。(os:這本攝影集是蜷川作品中我唯一欣賞的)

 

  • 梅加代Ume Kayo

飯澤喻:作品充滿男性原理攝影追求的張力感和集中感,脫力系的趣味感。
http://photalks.com/2010/12/%E4%BB%A4%E4%BA%BA%E9%96%8B%E6%87%B7%E5%A4%A7%E7%AC%91%E7%9A%84%E6%94%9D%E5%BD%B1-%E6%A2%85%E4%BD%B3%E4%BB%A3-ume-kayo

 

  • 長島有里枝Yurie Nagashima ,成名作品:祼體家族

http://photoguide.jp/txt/Nagashima_Yurie

 

  • 志賀理江子的LILLY 

http://www.liekoshiga.com/lilly_html/lilly3.html
日本女攝影師 志賀理江子(Lieko Shiga)的作品給觀者一種魔幻、詭異、荒誕與神秘的視覺觀感,視線與圖像的交匯與凝視充滿戲劇性。黑色布景下,人物彷彿置於舞台中,充滿表演的場景。
CANARY
2007, C-Type Print.

http://www.liekoshiga.com/canary_html/CANARY.html

攝影作品螺旋海岸@仙台

攝影展2012-2013展出陳列方式我喜歡!(墓園迷宮)
http://www.smt.jp/annualreport/2012/voluntary/a-1.html
攝影集一邊看一邊毛~影像很有感染力
http://bookofdays-shop.com/?pid=56704894

石內都(MiyakoIshiuchi)是出生於1947年的日本女攝影家。1988年,她找到高中時代50個同齡的同校女生,開始名爲《1947》的系列拍攝。曾獲得日本攝影大獎木村伊兵衛獎的女藝術家。她拍攝同齡女性足部、手部等細節,以不美麗的女性身體表現時間留給人的印記的攝影作品曾在上海亦安畫廊展出。在日本館素白的展廳內,陳列藝術家拍攝其母親遺物的攝影和拍攝母親原居住地的錄影作品,猶如祭祀般展開。這不是一段母女親情的私人感情展示,而是將其母親作爲日本二戰期間一代人飽經離亂的代表。 

 

  • HIROMIX 原名是 利川裕美 (Hiromi Toshigawa) HIROMIX是被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所發掘的年輕女攝影師

95 年時憑著一本作品集 "Seventeen Girl Days"
成功在 Canon 舉辦的 寫真新世紀 比賽中一夜成名
得到了當時首屆的 荒木經惟賞。靠著手上那台超傻瓜的Konica Big mini。在 2000 年她獲得在日本攝影界舉足輕重的木村伊兵衛

同年獲得這獎項的有 蜷川実花 和 長島有里枝
消失一段時間後的HIROMIX,於09年攝影作品發表。飯澤喻:內在性的光線感受,HIROMIX就如同少女祈禱般散發著光芒。
HIROMIX

"Early Spring, Brighten of Your Mind"-09

www.hiromiyoshii.com

 

  • 宮下マキ Maki Miyashita

http://makimiyashita.com/

鹿児島生まれ。

京都芸術短期大学 映像科卒業。
1997年 ガーディアン・ガーデン第10回写真ひとつぼ展 グランプリ受賞。
2001年 文化庁在外派遣研修員としてN.Yに渡米。
2011年現在、東京ー鹿児島 在住。
写真集に「部屋と下着」(小学館)、「short hope」(赤々舎)
「その咲きにあるもの」(河出書房新社)がある。

作品:房間與內衣 http://makimiyashita.com/heya/index.html

 

書中提到的女性特質與五尺距離拍攝方式,女性攝影人對於觸覺的描觸,過多的感受陳述,或自我的投射。雖然看似女性獨有的感知下才有的,卻不可忽視與觀者的連結,如果只是一味的情感描述,甚至用自身的說法拍攝下與畫面語言完全連不起來的作品,那就很危險。雖然羅蘭巴特說作者已死,但也提出刺點在畫面的重要性。

這本書提及在日本1990年代是女攝的盛期,過了2000年以後卻萎靡不振,這中間原由首先是這指女攝的生涯道路改變:有的逃開世人觀注的目光,有的踏入家庭。再者我個人覺得,數位相機的盛行,是一波改變!在我印象中數位化單價相當驚人,而使用底片卻像是OLD STYLE。如果仔細觀看女性所使用的相機,除了體積精巧還有一點像是配件或精品的概念,書中也提到相機造型專FOR女性而生產的趨勢。看看這幾年,原本體積龐大的數位單眼相機,不也是趨向輕量化的市場。

當看過這些日本著名女性攝影師作品經歷不少年的成長,我們不禁想在台灣的攝影歷史中女性代表更是屈指可數的貧乏。紀實攝影師王信的作品力度,看了會有滿滿的感動。

飯澤在書中提到女性觀點作品常表達出:I'm here。不論我們生長在哪個時代,在這個空間裡的你我,能否地表達出屬於自己的語言,大聲地說Yes,I'm he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n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